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敦南誠品門口的「彈性」創業家
星期五晚上,是台北敦南誠品門口最熱鬧的時候。
短短不到50公尺的人行道,擠進30多個小地攤,有的只是「一卡皮箱」,據說擺攤時間從下班人潮的五點到清晨三、四點都有。小老闆們清一色是二、三十歲的年輕男女,有的穿著格子襯衫、牛仔褲,清純像大學生,有的蓄鬍留髮,好像晚一點還要趕到PUB駐唱,女生們精心帶上妝髮,穿上熱褲和高跟鞋,甜美地招呼:「喜歡就拿起來看喔!」
昏黃的路燈陪襯著來往的人潮車流,讓這個迷你市集顯得活力十足。想在街上混口飯吃,手、腳的反射神經最好和麥可喬丹一樣發達。
「條子!」
年輕人身子彈性好、眼明手快,在警察很「機車」停下來的瞬間,幾十個人立刻像受驚的魚群一樣快速拎起家當,反射性地四散竄逃。原本熙攘的市集一下子淨空了,氣氛詭異,警察大人與站在安全距離外的小魚們心知肚明互瞪眼……
24小時營業的敦南誠品是台北市的文化地標,門口的一小片廣場和一小段人行道,其實可以做更有「彈性」的思考和運用:
對這些活力十足的年輕創業家來說,訓練雙腿的反射神經是必要的。但是,靠本能來賺錢再怎麼樣都有限。更重要的,應該是「腦袋」的彈性而不是身體的。
看似熱鬧滾滾的攤位,超過七成都在賣衣服和配件,口中標榜不會「撞衫」,風格其實相差不大。雖然是年輕人在經營,卻說不上有什麼「創意」。創業的創意需要一顆經過訓練的、有彈性的腦袋,才能出色,不能光靠年輕或一張嘴。在敦南誠品這麼有文化特色的營業地點,應該要有更巧妙的創業構思。
對台北市政府來說,敦南誠品門口的營業環境,兼具人文與交通便利,是個值得經營的觀光指標。與其象徵性地趨趕,不如納入管理,既可吸引人潮,又能增加稅收,也保護這些年輕人不受到「兄弟」可能的威脅。
事業無論大小,商業環境的變動性都是一樣,愈微型、愈個人化的創業活動,更需要見招拆招的功力,無論貨品選擇、資金運用、推銷手法,甚至營業時間、營業地點……,都要有彈性。台北市政府如果真想幫助微型創業者,也必須要有彈性的管理方法。
(我在敦南誠品前的地攤買的可愛書籤,可當書籤或包書夾,是一位小老闆自行設計的創意商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