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0日 星期四

創意的展現形式

工研院今年9月成立一個創意中心,由薛文珍博士擔任辦公室主任,並於11月17日在台北舉行產業與研發創新論壇。台北當天寒流來襲,街頭的絲絲細雨足足使會議延遲了三十分鐘才開始。

開場是工研院與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的合作簽約儀式,再來是上午的三場演講主題:新點子從哪兒來、發自內在的創意原動力、創新的有機網路通訊。下午安排了一場由曾志朗博士(前教育部長)與MIT教授來賓的專題論壇,最後則是由目前擔任「影舞集」藝術總監的陳瑤,在聲光影音下完成最後一場「文化足跡」的演講。

過去我在書架上找的創意相關資料,大多來自於教育、文化產業,科技業雖然討論研發但是卻很少論及創意。在這一次的會議中我終於理解,原來藝術、音樂與科技、工藝是都是創意展現的一種形式。創意多面向發展出多采多姿的領域,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彼此滋養的。這一論點可以由達文西的相關介紹得到清楚的印證。

2003年11月18日 星期二

This page contains copies of presentations and slides about leadership, general management, and venture creation. The menu above will take you to a list of books which I consider among the finest business books I’ve read. You can also visit links to other web sites, helpful organizations, etc.



2003年11月13日 星期四

MI 的構想

為了不讓想法太發散,先將這個網站的構想整理一下,用心智圖法方式規劃,這一張是企畫構想圖

2003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創新的流程

企業進行創新的四大要素中,其中一項是流程。企業人每天都在運作流程,創新的流程與企業的新產品開發流程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在於創新流程第一階段處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

創新的管理流程中帶有產品開發、專案管理的影子。

Table PC 的成績

微軟在2002年底聲勢浩大的發表平板電腦,其中令大家印象更深的應該是Acer大家長在國內的強勢行銷文宣。如今一年已過,回顧相隔一年的2002年2003年的新聞,平板電腦的銷售令人失望,你要相信,創新的商品不一定代表馬上獲得市場支持,可以做發財夢,一下子名利雙收。

技術的推力,往往不及市場推力的十分之一。太快吹噓未來的市場成長,企圖推翻產品生命週期曲線,相對於當時的豪情,如今似乎更需要勇氣。

不是說Table PC沒有成功,而是還沒有預期的成功。創新商品的市場接受度反映在產品生命週期曲線,創新者應該多瞭解各階段顧客特徵的真實面。

Segway HT 滑行車

今天在Amazon看到美國創業家Dean Kamen的Segway Human Transporter的介紹影片,這部結合陀螺儀、電腦和電子引擎製成的兩輪車被譽為革命性的都會電動車,標價US$3995,換算14約萬新台幣。公司的官方網站有更詳細資料。



我們從這個個案來觀察哪些現象有助於我們更瞭解創新:

第一:Dean Kamen本身就是一個具備科技背景創業精神的發明家、創業者。

第二:Segway的市場需求已經存在,而且夠大。

第三:技術創新加大了產品創新的實用程度。

第四:產品初期已經獲得早期採用者的支持。

第五:產品以系列方式推出,價格、性能皆針對不同需求規劃。



這幾項內容其實都是在創新管理、科技行銷上的重要議題,以後繼續討論相關細節……

2003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創新四大要素

創新系統需要考慮的四大要素

出處:Gerard H. Gaynor,Innovation by Design,AMACOM,2002

點子、創意與創新

點子(idea)、創意(creativity)與創新(innovation)是不同層次的三件事,我們的焦點在創新的層次,基礎建立在好點子與創意思考上。在此先編製這一張圖概要的點出其中的差異。

點子屬於個人層次居多,不過團體也可以產出好點子,利用團體腦力激盪法就是一種團體點子挖掘的方法,提升創造力則要加入許多的要素,到了創新就是我們的焦點---產生經濟價值。

好點子容易,執行難。企業要成功創新需要具備相當多的條件,此說明了創新的價值。Peter Drucker說:唯有行銷與創新是企業真正必須關注的焦點。

創新的真貌未來我們將繼續討論,在這之前,先花一點時間瞭解如何找到好點子。



點子、創意與創新

點子(idea)、創意(creativity)與創新(innovation)是不同層次的三件事,我們的焦點在創新的層次,基礎建立在好點子與創意思考上。在此先編製這一張圖概要的點出其中的差異。

點子屬於個人層次居多,不過團體也可以產出好點子,利用團體腦力激盪法就是一種團體點子挖掘的方法,提升創造力則要加入許多的要素,到了創新就是我們的焦點---產生經濟價值。

好點子容易,執行難。企業要成功創新需要具備相當多的條件,此說明了創新的價值。Peter Drucker說:唯有行銷與創新是企業真正必須關注的焦點。

創新的真貌未來我們將繼續討論,在這之前,先花一點時間瞭解如何找到好點子。



2003年11月7日 星期五

經典的研發笑話

研發與行銷人員的介面管理問題一直是新產品開發管理上的一個重點,因為雙方人員的觀念、職能、人個特質都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衝突不斷這一張圖說出行銷人員的無奈,技術開發者應避免犯下類似案例。

圖一:顧客尋找盪鞦韆的樂趣(有需求)。

圖二:經過系統分析師轉換的顧客需求。

圖三:針對需求完成的系統設計結果。

圖四:經過程式設計師細部設計的成果。

圖五:這是顧客心中真正要的東西。

圖六:這是我們設計後可以交貨的成果。

笑話嗎?不是吧,實例中真的很多案例喔!

民宿開發的心智圖(範例)

這是一個心智圖法的範例,是作者製作來開發民宿市場的企畫案,結合個人腦力激盪與心智圖法而畫出,這個圖形代表了作者的規劃、觀點與想法,除了當事人外,應該沒有人可以精準解讀內容。誰有能耐解讀別人的心智呢?

2003年11月4日 星期二

創意工程設計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顏 鴻 森 教授的創意工程設計教學網站。創意不只是一種思維,實用起來才是真功夫。***郭旭洲***

創意思維教學內容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統籌局創意思維教學課程內容,提供16種創意思考的方法,內容相當豐富。雖然針對小學、中學課程而設計,但對企業人一樣好用。

創意能力是來自於99%的努力與1%的天分。

2003年11月3日 星期一

聽一首歌

有人主張說,旅行是儲存創意能量的最佳方法。不過,當身體行動受限時,想像力長成了翅膀。輕鬆一下,這是網站連結,點選後有ㄚ姿的一首歌,五線譜與音符的排列組合可以是很有創意的。

向來,網際網路與軟體工業的創新讓我常有意外驚喜。

創意發展是創新的泉源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CPS是對問題進行創意思考以尋求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瞭解基本步驟後,對一般的''問題分析與解決"技巧就會有所認識了。

六步驟摘要說來就是:



1 Mess-finding (Objective Finding) 尋找目標

2 Fact-finding 尋找事實

3 Problem-Finding 尋找問題

4 Idea-finding 尋找點子

5 Solution finding (Idea evaluation) 尋找解答

6 Acceptance-finding (Idea implementation) 尋求接納。



Mindmapping in 8 Easy Steps

心智圖法是一種右腦思考的方式,這裡的分解步驟幫助開始接觸的人瞭解心智圖法。台灣太多的工程師導向的左腦思考型人了。多練習一下吧。使用軟體,可以讓大家更快上手。

some of our creative tools

許多關於創意的彙整資料區

腦力激盪的說明

蒐集了關於Brainstorming的詳細說明。團體腦力激盪是許多創意的來源,要多練習。基本遊戲規則:





會中不得批評 Criticism is not allowed.



儘量產出大量構想 Quantity is wanted.



天馬行空的進行 Freewheeling is expected.



組合與改進構想 Combined and improvement are sought.



Software for Creativity & Idea Generation

這裡蒐集許多的激發創意的軟體,相當完整。

創造力訓練課程的規劃

1 創造力的特質介紹

2 創意思考的障礙

3 多種創意思考的方法介紹

4 延遲判斷的哲學

5 案例演練

6 創造力的特徵

問題之前

這是一個經典的解決問題之前的問題,請先回答:



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你為什麼要去做?

你現在正在做些什麼?

你為什麼這樣做?



簡單嗎!這是世界級管理大師 P. Drucker的經典問法.....

創新的範疇

內容:創意、創造力、創新、創業精神、問題解決、策略思考、專案管理、文化、溝通、視覺化、領導力、團隊.....

Idea Generation; Start Concept Development

The Idea Generation stage is the first stage of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pha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age is to generate a large number of new product ideas that will be evaluated in the next stage of Concept Evaluation.



We discuss the generation of new product ideas through both search and creative synthesis procedures. To enable an effective search for new product ideas, we will first identify the best sources and then describe the optimum procedures for searching. We will also investigate generating new product ideas through creative synthesis, using general, need-based, and technology-based techniques.



Difference between an Idea and a Concept



A product concept defines the core benefit and the major supporting benefits of a new product and describes how these benefits are provided. It can be a verbal or written description, an artist's rendering, or a model or appear in another suitable presentation format that depicts the idea. The concept must be defined specifically enough that it can be evaluated by interested parties: highlevel management, marketing,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and particularly prospective customers.



An idea does not have to be nearly as complete or as specific as a concept. An idea is usually represented as a descriptive statement, written or spoken. In the Idea Generation stage we are more interested in generating the maximum number of ideas than concerned with the form in which the idea is stated.